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浏览文章

【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行动】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坚持“五个探索 ”提升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作者:质量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5日
浏览次数: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5)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主动适应产业行业变化,立足专业属性,探索人才培养特色,加快构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401135511.jpg

探索立德树人有效途径,构建以文化品牌项目领航的高质量校园文化体系

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着力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工部门牵头、质管部门督导、二级学院落实的工作格局。将构建以文化品牌项目领航的高质量校园文化体系纳入学校“十四 ”发展规划,不断完善礼仪教育与培训、产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十大育人”工作体系。围绕礼仪教育与培训项目,深化内涵、扩展外延,坚持为政府、社区、企业等机构开展服务礼仪、文明礼仪宣传展演等公益项目,以及进行职业礼仪系列课程培训,形成了“礼仪文化进乡村”“巾帼志愿者服务”“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服务品牌,建设了高质量的礼仪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服务公共平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探索立德树人有效途径,创新性地开发了“文明礼仪,经典传承、胸怀报国志,从军卫祖国、唱响主旋律,传播真善美、国旗引领、弘扬爱国主义、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专业文化铸造大国工匠 ”等文化品牌项目,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品牌项目领航的高质量校园文化体系,成为“大思政 ”育人工程的重要支柱。

微信图片_20240401135521.jpg

探索就业导向的课程结构体系,创新专业群建设范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构建“2平台+3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群建设以产业链开局,突出产业需求分析,强调组群的逻辑起点,确定服务面向。在对企业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映射图。在对核心岗位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领域为单元组织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将学习体系和项目体系融为一体的“2平台+3 模块”课程体系。2平台是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群基础平台。3模块是专业方向核心模块、专业能力提升模块和关键能力拓展模块。

微信图片_20240401135526.jpg

探索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针对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内容存在相互脱节、相关度弱化,不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弊端,积极探索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融合,培养胜任岗位工作任务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在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围绕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撰写实习报告。学校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指导技师鼓励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通过生产实际项目为载体,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各专业把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生产实际无缝对接、构建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技术专业和北京博海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就业导向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数控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专业毕业设计采取“就业导向,胜任岗位任务、项目驱动 ”的改革方案。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完成了《外婆的茶》《芒市》《宣威味道》《墨江》四部纪录片,展现了云南边疆多姿多彩的人文风貌。毕业生独立完成作品编剧+录制+展映+答辩的全流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使毕业设计作品更具实际价值。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有机融合,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深受企业欢迎。

微信图片_20240401135531.jpg

探索互利共赢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生产方式、产品呈现的不同形态,校企双方不断探索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究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路径和方法。“阶段式、双主体、项目化”的现代学徒制经云南省教育厅专家组评审立项。阶段式是把培养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职业认知、岗位实践、职业强化和岗位成才四个阶段;双主体是校企双方均承担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项目化以“项目”形式实现阶段培养目标。每个项目模块聚焦实际工作任务或岗位能力,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需能力。建筑消防技术、工程造价两个专业分别与云南霖辉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昆明建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五位一体”“六维融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共计80名学生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过真实岗位的沉浸式体验,提升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采用“分阶段、跨时空、双主体、共评价”的教学组织方式。

微信图片_20240401135536.jpg

探索成果导向质量保障机制构建,坚持满意度测评+整改

完善“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修订出台《校级高水平专业群、一流核心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文件,完善了高水平专业群和一流核心课程建设、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标准357门,用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构建与职业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对每一个学习情境提出明确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统一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在课程标准中创新性地规划了岗课赛证融通矩阵,将与课程关联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技能竞赛标准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并施行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的学业成绩考核方式。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全力做好信息反馈、整改、督导工作,及时回应学生诉求,提高工作效能。持续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毕业生满意度和在校生满意度测评,编制《用人单位满意度测评分析报告》《毕业生满意度测评分析报告》《在校生满意度测评分析报告》供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各专业参考,作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坚持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常态化、全覆盖,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每学年编制发布四期《质量监控月报》。

官网首页
在线报名
录取查询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